科研队伍

科研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队伍 >> 正文

学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4-11-17    作者:广西糖尿病系统医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广西糖尿病系统医学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

汪南平,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任亚洲血管生物学会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受聘担任Circulation Research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编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第二、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在PNAS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Hepatology等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

曾小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任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广西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欧美同学会(广西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先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6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参与编写“十三五”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8版)、《全球健康研究方法》、《精准健康管理》、《现代流行病学词典》、《流行病学》(第三版第三卷)、《预防医学实验指导》以及《传染病防治技术与实践》等7部教材(或参考书)。

张海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曾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14.11-2017.1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改革与研究学组”成员。2013.5-2014.5月在美国Michigan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医学教育管理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曾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在国内外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共计100余篇,含SCI论文70篇,影响因子累计352.036。总引用次数1223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7.694;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21篇,影响因子累计91.36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460。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授权1部软件著作权。

委 员

排名不分先后

司书毅,博士,研究员,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主任。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1982.1)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7),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8先后留学日本北里研究所和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综合研究所从事微生物新药发现研究;2005.10-2006.10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从事蛋白质科学研究;2007.10-2008.7,在美国Oregon State University大学化学系从事天然产物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抗代谢性疾病及抗感染药物筛选模型系统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获得及分子药理学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创新微生物药物高效筛选与发现技术平台建设”,使我国创新微生物药物高效筛选的规模和水平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在PNAS、ATVB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被引用4000余次;获得30项专利证书;获得一批新型抗病毒、抗耐药菌及代谢综合征药物先导物及候选物。主编《药物筛选-方法与实践》和《药学微生物学》。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生物工程学报》、《药学学报》及《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等职,卫健委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会委员。201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

陈敬洲,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2003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科研产业处副处长,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研究。承担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Circulation, Nat Commun, Theranostics, Autophagy, Hypertension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2015年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孙晓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负责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优秀保健人才,山东省高校肥胖/代谢综合征并发症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医师协会代谢病与康养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学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已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JAMA Pediatrics、Diabetes、Aging Cell、JCEM等内分泌Top杂志,连续12年受邀参加欧洲糖尿病年会进行大会交流。

田进伟,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哈医大伍连德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寒地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PI、黑龙省泛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毕业于哈医大本硕博八年制,美国心脏病学会资深专家(FACC),留学哈佛医学院。获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与龙江科技英才等。主持基金委联合重点、重大(培育)及面上等6项。获发明专利8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参与多部指南与书籍。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专委会青年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担任《Circ Cardiovasc Imaging》中文版副主编、《Current Gene Therapy》副主编、《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副主编、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常务编委等。

郑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军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糖尿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红医科研名师,陆军学科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主持包括国家优青、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Adv Sci、EMBO Mol Med、Diabetes等SCI期刊发表论著,2篇获F1000 Prime推荐阅读。兼任《生理学报》、《Endocrinology》《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编委,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代谢疾病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全国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等多个学术任职。

王昆,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青、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等学术期刊。



下一条:曾小云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