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

一、专业名称

临床医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道德高尚、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要求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社会公德,愿为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1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4.具有较强的汉语听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翻译能力,达到与患者无障碍交流,能阅读汉语医学文献。

15.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体魄,能履行医生的职责。

(二)知识要求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产后保健原则和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掌握正常分娩及产科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

7.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8.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9.掌握法医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法医学是一门沟通“法学”和“医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桥梁学科,并掌握一定的法医知识技能。

(三)技能要求

1.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能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书写符合规范的病历。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能诊断、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5.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及最经济的诊治手段。

7.能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

8.具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六年,其中第一年为汉语学习,最长修业年限为双倍标准学制。

五、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基础汉语系列课程、中国概况、医学汉语、医学基础化学、医用物理学、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导论、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影像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肿瘤学、皮肤性病学、核医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眼科学、中医学、急诊医学、法医学 (根据当年进程表进行调整)。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一)预实习:在下点实习前2周进行预实习,在病区预实习、基本临床技能培训和讲座等内容。

(二)毕业实习:安排在附属医院实习或者选择“回国实习”,学生能通过毕业考试,并具有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处理一般急症的能力。

(三)第二课堂

1.早期接触临床: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

2.早期接触科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及产品开发。

3.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

八、成绩考核和毕业要求

(一)成绩考核

1.课程考核

成绩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成绩(100%)由期末考试成绩(60%)和平时成绩(40%)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测验和作业。

2.毕业综合考核

在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毕业综合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理论考试为内容为:内科学(含传染病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技能考核采用多站式考试。

3.毕业实习考核

在毕业实习中进行出科考核。

(二)毕业要求

必修课程合格且通过新汉语水平考试4级(KSH4)(成绩达180分及以上)或通过学校学位汉语考试。取得以上学分并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且身心健康,准予毕业;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者,由学校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口腔医学专业

一、专业名称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在各类口腔卫生医疗机构执业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岗位胜任力和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4.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6.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具有创新意识,为新知识的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

9.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0.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

12.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具有科学态度。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口腔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能够概述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基本原则;能够说明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主要的口腔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能够了解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基本原则;能够说明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能够说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能够概述口腔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颌面部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

4.能够概述口腔临床医学的各种理论和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了解其诊治原则,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儿童口腔疾病、牙列缺失与缺损、牙颌面畸形、肿瘤、外伤、感染及颅颌面发育异常等。

(三)医学技能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全身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4.内科、外科、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断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断、简单处理能力;临床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和主要结果判断能力。

5.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和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6.结合临床实际,能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7.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口腔医学技能目标

1.口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①病历书写与分析:包括问诊、病史采集、正确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和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等。②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无菌操作、龋洞充填术或开髓术、洁治术、传导麻醉和牙列印模制取等。 ③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牙髓活力测定结果、X线片和检验结果阅读等。

2.口腔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①常见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包括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炎、常见口腔黏膜病、牙外伤、智牙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及牙列缺损、缺失等。②其他:包括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乳牙替换的年龄和顺序、“牙痛”的鉴别诊断等。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六年,其中第一年为汉语学习,最长修业年限为双倍标准学制。

五、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干课程:基础汉语系列课程、中国概况、医学汉语、体育、医用基础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口腔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伦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信息检索与科研导论、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眼科学、口腔组织学、口腔病理学、牙解剖生理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以及毕业实习。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分类

按照《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结合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课程:素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素质基础课程包括:医学人文课程群、身心发展课程群、汉语课程群、自然科学课程群。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结构课程群、人体机能课程群、疾病基础与病原课程群、药物治疗课程群、公共卫生课程群、科学方法课程群。

专业课程包括: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口腔医学课程群。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程实验(见习)教学

基础、临床、口腔专业实验(见习)课安排在各门课程学习期间,在实验室或附属医院进行,开展实验室教学、临床床旁教学、口腔临床模拟系统(仿真头模)训练。

(二)毕业实习

实习前培训:2周,在下点实习前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医患沟通,口腔科门诊诊疗工作流程,毕业实习要求和方法、各科实习要点,口腔基本操作和急救基本操作的训练和考核等。

毕业实习:52周,安排在附属医院和各实习医院进行。

(三)第二课堂

1.早期接触临床:结合专业教育,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安排在医院门诊、病房、社区诊所进行,增加学生对医院、诊疗过程、卫生服务的感性认识。

2.早期接触科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

3.早期接触社会实践:平均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2周,按4学年共8周计4学分。包括参加社会调查、“爱牙日”宣传义诊活动、社区援助、志愿服务等活动。

4.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各类文化、学术讲座,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

5.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

(四)其他实践

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九、学业成绩考核和毕业要求

(一)学业成绩考核

1.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评定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阶段性测评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阶段性测评成绩的包括:期中考试、单元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病历书写、操作技能考核、课堂表现等,占课程成绩的30%~50%。

2.综合考核

基础综合考试:在全程教学的第五学期结束后,进行基础综合考试。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毕业综合考试:在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包含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3.毕业实习考核

在毕业实习前进行实习资格考核,实习中进行出科考核,实习结束进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考核方式和标准参照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核模式,考试内容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技能。

(二)毕业要求

必修课课程合格且通过新汉语水平考试4级(KSH4)(成绩达180分及以上)或通过学校学位汉语考试。取得以上学分并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且身心健康,准予毕业;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者,由学校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专业名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具备初步的医学检验专业能力,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能够胜任医疗卫生机构及与医学检验相关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以及其它医学实验室的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知识、社会责任感和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一)职业素养领域

1.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愿为祖国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 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忠于职守,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为己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追求卓越。

3.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4.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5.实事求是,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7.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8.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批判精神,以及医疗安全意识。

9.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科学和学术领域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3.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5.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各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方法。

6.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7.了解医学检验前沿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动态。

8.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三)医学检验技术能力领域

1.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2.具有从事临床检验专业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具有分析和处理临床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4.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对临床检验结果解释的能力。

5.具有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的能力;能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检验项目。

6.熟悉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并能熟练地操作和进行一般的维护保养。

7.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能力。

8.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9.具有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10.有较强的英语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翻译能力。

11.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四)健康与社会领域

1.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

2.了解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有效治疗的社会及自然因素。

3.熟悉与不同的角色就健康问题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4.熟悉解释和评估人群的健康检查的内容。

5.了解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安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

6.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组成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理解合理分配高限资源的原则,以满足个人、群体和国家的健康需求。

7.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五年,其中第一年为汉语学习,最长修业年限为双倍标准学制。

五、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中国概况、基础汉语、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基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含医学微生物学基础)、高级英语、病理生理学、临床寄生虫和寄生虫检验、诊断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专业英语、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血液流变学、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检验病案讨论以及毕业实习。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分类

素质基础课程:医学人文课程群、身心发展课程群、汉语课程群、自然科学课程群。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结构课程群、人体功能课程群、疾病基础与病原课程群、化学课程群、药物治疗课程群、公共卫生课程群、科学方法课程群。

专业课程包括:临床医学课程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程实验(见习)教学

基础教学及临床教学实验(见习)课安排在各门课程学习期间,在实验室或附属医院进行,通过实验室或临床床旁教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在部分核心专业课程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二)毕业实习

预实习:学生下点实习前安排专项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实习培训专题讲座及临床专业科室分组见习,以有助于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后迅速进入实习角色。

毕业实习安排在附属医院和各实习基地医院进行,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理论融于临床实践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及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了解检验项目的参考值,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第二课堂

1.“三早”教育实践:包括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

(1)早期接触临床:在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观摩,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了解检验与临床以及医生与病人的角色及医患关系。

(2)早期接触科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参加科研讲座系列活动,承担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

(3)早期接触社会实践:平均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2周,按3学年共6周计3学分。包括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援助、志愿服务等活动。

2.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等。

3.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及各类学科竞赛等。

4.劳动教育:安排在各学期分散进行,1学期为0.5学分,按6个学期计,共3学分。

(四)其他实践

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九、学业成绩考核和毕业要求

(一)学业成绩考核

1.考核内容

(1)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评定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核内容覆盖科学和学术、临床实践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各个方面。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采用广泛多样的考核方法和方式。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阶段性测评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阶段性测评成绩的构成包括:期中考试、单元测验、作业、实验报告、实践技能考核、课堂表现等。

(2)毕业实习考核 在毕业实习前进行实习资格考核,实习中进行出科考核,实习结束进行毕业考试。

2.成绩评定方式

(1)形成性考核

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含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

课程期中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实验考核:考核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等。

医学检验技能考核:考核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基本技能。

预实习培训考核:包括预实习期间的综合评价。

实习过程考评:包括实习期间的综合评价、出科鉴定(包括医德医风、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实习纪律等)及出科考试。

(2)终结性考核

每门课程结束时,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

(3)毕业综合考核

毕业综合考核包括预实习培训考核、出科考试成绩、毕业综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毕业综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参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包括所有的专业课程: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和检验专业英语。技能考核内容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

(二)毕业要求

必修课课程合格且通过新汉语水平考试4级(KSH4)(成绩达180分及以上)或通过学校学位汉语考试。取得以上学分并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且身心健康,准予毕业;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者,由学校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内容更新于2022年5月)